在数控机床的调试过程中,分中棒是一种经典、实用的找正工具,虽然如今测头系统逐渐普及,但分中棒仍在许多场合中担任关键角色。今天,汉测为您解析分中棒的结构、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。
一、什么是分中棒?
分中棒,又叫找正棒,是一种用于快速定位工件中心或边缘的机械工具。它通常安装在主轴上,通过旋转与工件接触时的偏摆状态来判断位置是否对中。
二、工作原理
分中棒依靠“偏心摆动”的物理现象进行找正。当分中棒靠近工件边缘或孔壁时,若未对中,其旋转时会摆动。通过手动调整工件位置或主轴位置,直到分中棒旋转时不再摆动,即为找正完成。
这种操作原理简单,但对操作者的观察能力与手感有一定要求。
三、正确使用方法
1. 将分中棒装入主轴,确保安装牢固;
2. 启动主轴低速旋转(通常500~1000rpm);
3. 缓慢将机床向工件边缘靠近,直至分中棒接触;
4. 观察分中棒旋转摆动的方向与幅度;
5. 微调X或Y轴,直到分中棒无摆动;
6. 记录坐标或设为零点,完成找正。
四、适用场景
分中棒适合圆孔找中心、工件边缘找正、夹具定位等任务,尤其在没有测头系统的老式机床上仍被广泛使用。
总结:分中棒作为经典的找正工具,结构虽简单,但在快速调机、应急找正等场合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。汉测建议用户在具备自动测头系统的同时,也掌握分中棒的正确使用方法,以备不时之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