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工中心主轴自动换刀拉刀机构的设计与研究

time:2022-08-02  click:4084

加工中心主轴自动换刀拉削机构的设计与研究,整个自动对刀过程由测头辅助,精度高、稳定,是数控加工的实用工具。


拉刀机构是自动换刀主轴的关键部件之一。随着机床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,具有自动换刀功能的电主轴已经成为加工中心的主流产品。拉刀机构是实现自动换刀功能的关键部件,其应用越来越普遍。目前国内自行设计生产拉刀机构的主轴或机床企业很少,大部分是从国外进口,导致交货期长,价格高。本文详细阐述了拉刀机构的实现原理和结构设计,为拉刀机构的自主设计提供了依据。


1、结构和动作原理


主轴拉刀机构通常由前端拉具、拉丁、拉杆、弹簧和相应的结构件组成。如图1所示,主要用于抓取和松开刀具。


刀具的拧紧过程是弹簧弹开,向后推动拉杆,拉丁随着拉杆向后移动。同时拉开拉爪,将拉爪卡在手柄的内扣槽内,将手柄拧紧。夹紧力由弹簧产生,经前端增力机构放大,实现工具的稳定夹紧。增力机制主要存在于爪和手柄之间,爪和拉丁之间。刀具的松开通常由一组液压缸来实现。活塞撞击拉杆后端,向前推动拉杆,压缩弹簧,推出拉丁,缩爪,将手柄推出锥孔。本文只详细说明刀具的夹紧过程。拉削刀具时,拉削机构通过弹簧产生拉力,通过前端的增力结构满足最终刀具的使用要求。因此,在设计过程中,确定弹簧输出时,需要知道刀具的拉削力要求和增力器的放大系数。通常,刀具的拉削力是根据国家标准设计的。例如,HSK-A在标准中的应用概述如表1所示。


表1刀柄和拉削力对照表


当切削载荷较低时,较小的夹紧力就足够了;相反,当切削负荷高时,需要较大的夹紧力。因此,在设计时,不仅要考虑标准要求,还要考虑实际应用要求。


2.拉刀机构的增力机构


如上所述,拉刀机构的增力存在于前端爪中。独立设计时,应先确定增力机构的放大系数。这里以某厂商的前端机制为例进行详细分析。


如上图,在对拉杆施加拉削力的过程中,拉杆的力为F,拉爪给出的阻力:垂直斜面上的力N1和沿斜面的摩擦力f1,合力为F1。


然后,分析手柄施加在爪上的力:支撑反作用力N2和摩擦力f2。爪向外扩张,相对于手柄向外滑动,所以摩擦力f2是向内的。


所谓楔形增力,就是把水平力通过斜面转化为垂直力,两个力的比值就是增力系数。


斜面1:拉丁与爪之间,增力系数为:


对于不同厂家的拉刀机构,因为手柄是标准的,所以拉刀和手柄之间的角度和放大倍数都是一样的,不同的是拉刀和拉刀之间的受力。经过两次放大:


因此,在独立设计拉刀机构的过程中,考虑前端的放大倍数和标准手柄拉力的标准值,判断后端输出的弹簧组的结构设计。例如HSK-A63的标准拉削力为18 k N,如果前张紧部分的放大倍数为5,则张紧状态下的弹簧至少可以提供


1/5× 18 = 3.6kn弹簧力。


3.弹簧组的设计


在设计弹簧组的结构时,除了考虑拉削时的力值外,还要考虑拉削的全行程。整个跳闸弹簧处于压缩状态,特别是拉削松动时,即弹簧处于最大压缩状态时,弹簧的受力应在其寿命允许范围内。比如碟簧的压缩量通常不超过75%,否则寿命会大大降低。


拉刀机构的弹簧可以是碟形弹簧或螺旋弹簧。碟簧相对成本低很多,组合方式多样。可根据设计参数选择合适的组合,但碟形弹簧在高速运转下对主轴动平衡影响较大。螺旋弹簧在拉刀机构中也有广泛应用,但价格非常昂贵,性能稳定,没有噪音。螺旋弹簧应该成组使用,即一个左旋螺旋弹簧和一个右旋螺旋弹簧。螺旋弹簧之间应放置一个垫片。如果碟簧的组合很多,也需要在中间加一个垫片设计。推荐的碟簧最佳应用范围是其最大压缩行程的10%到75%之间。因此,在设计过程中,为了保证拉刀机构的使用寿命,应根据碟簧的使用要求进行设计。通常情况下,同方向叠加的碟簧数量不超过3个。使用螺旋弹簧时,应根据螺旋弹簧的工作曲线进行设计。


4.示例验证


为了验证上述结论,现场制作了两个螺旋弹簧拉刀机构,拉刀钳口前端的力放大系数为3,刀具接口为HSK-A63。根据表1中的数据可知,拉刀力为18 k N,那么拉刀状态下的弹簧力为6 k N,图4所示为所选螺旋弹簧的压缩量与力值的关系。


可以看出,经过对两种拉削机构拉削力的反复测量,拉削力基本维持在18 k N左右,达到了设计预期。力差应该是弹簧实际刚度与理论的误差,零件相关尺寸的误差等造成的。但总体来说还是符合设计要求的。弹簧力可以通过调节与弹簧连接的垫片的厚度来调节,或者通过增加垫片来调节,最终可以获得满意的拉削力值。


5.结论。


弹簧和增力机构是拉紧拉刀机构的关键因素。近年来,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了自动换刀拉削机构,这对今后自主设计制造、降低产品成本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重要意义。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,自动换刀拉削机构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主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