铝合金小型模锻件角盒的加工方案

time:2022-09-23  click:2394

研究了小型模锻件角盒的加工方案,从难点分析、方案设计、工艺准备、加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论述。通过选择合适的数控设备和装夹方式,制定数控加工路线和难点解决方案,实现优质高效的数控批量加工。


1前言


在航空钛合金加工领域,70%以上的小零件(定义为轮廓最大尺寸≤200mm)采用模锻技术制成毛坯。如何用先进的数控加工代替陈旧的常规加工,实现小型模锻件的高效率、高质量数控加工,已成为当前钛合金加工面临的主要问题。


2模锻件的结构分析和技术要求


2.1模锻件的结构分析


图1所示模锻件的最小余量为左轮廓,约为4mm与样板对比后。最大余量在内形底角,对比部分数模测量约22mm。模锻件拔制角度为8°,端部留量为上下4 ~ 12 mm。余量不均匀,属于典型的不规则模锻件。


2.2零件的技术要求


零件材料为TA15 M,外形尺寸为64mm×152mm×44mm。腹板两侧为双曲面,厚度分别为3.1 ~ 3.25毫米和2.1 ~ 2.2毫米;分别是;边缘厚度分别为2mm、3mm和4mm。除4mm处公差为0.15mm外,其他公差均为0.12mm,是典型的薄壁角盒零件。


2.3零件的结构可制造性分析


零件的结构可制造性分析是指在满足使用要求和设计要求的前提下,分析加工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的过程[1]。该零件的结构可制造性分析如下。


1)内槽与凸缘之间的转角和内槽与腹板之间的底角决定了刀具的选择,将直接影响零件的加工工艺。如图2所示,零件底角和拐角的尺寸有R4mm和R8mm两种规格,拐角也有R4mm和R8mm两种规格。由于边角和底角的规格不统一,不可能用单一规格的刀具完成精加工。在后续的工序安排中,刀具的选择要结合加工方案充分考虑。


2)零件形状有很多双曲面,腹板有尖角,三坐标加工困难。即使通过编程指令实现加工,零件的表面质量也比较差,加工效率也会受到影响。且零件局部厚度< < 3mm,属于薄壁零件。与三坐标线切割相比,五坐标摆刀加工能更好地保证零件的厚度要求,在后续设备选型时应充分考虑。


3)毛坯结构应便于夹紧和加工。通过分析角盒毛坯的特点,发现两边余量不均匀,高边的轮廓余量为4 ~ 12mm,预留的加工凸台至少需要3mm(压点位置)加上用于切割凸台的刀具直径值。显然空白边不符合预留boss的条件。如果使用压制件进行加工,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多次移动压板,以避开铣刀。而零件自重较小,多次移动压板夹紧必然导致零件移动,严重影响零件的加工稳定性,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。观察毛坯,不属于典型的方形或六边形零件,用虎钳加工的可能性极低。因此,只能通过修改锻造模型或焊接添加剂来增加工艺耳片,实现稳定、便捷的装夹加工,并充分考虑后续装夹方式的选择。


3数控加工路线


根据零件的技术要求和结构特点分析,本着机床周转次数最少、加工工序最少的原则,选择五轴立式加工中心进行加工,这样可以约束整个加工过程在同一台机床上完成,通过前后工位的工序安排,实现所有零件的数控加工,最大限度地减少装夹和周转次数,更好地保证零件的尺寸精度,提高整体效率。


按照“先面后孔、先粗后精、先主后次、先基”的原则,初步制定了角盒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流程,如表1所示。


4工艺难点及解决方案


围绕数控加工路线和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分析,确定加工细节,主要内容如下。


1)工艺准备阶段主要解决夹紧定位问题,创新氩弧焊增加夹紧定位用凸台。


在选择焊接方法和焊片结构时,主要考虑焊缝强度和热影响区两个因素。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情况下,工艺耳片的厚度应尽可能小,以便于后续切割。角盒零件的外形尺寸小于250毫米。根据之前焊接试验的结论,设置两个10mm厚的工艺吊耳即可满足强度要求。根据现场夹具尺寸,一般为50mm,基准孔直径加上切掉吊耳的刀具直径约为30mm,吊耳尺寸为50mm×35mm×δ10mm。工艺耳片采用单边V型坡口,坡口深度4mm,焊接电流100A,此时10mm的工艺耳片可以完全焊接,零件侧面热影响区约3.5 ~ 4.2 mm,毛坯余量满足要求。焊接形式如图3所示。由于工艺焊片的位置精度要求低,手工氩弧焊操作简单,是焊片焊接的首选。


通过增加工艺凸耳,在凸耳上钻两个φ12mm的基准孔,可以满足数控加工中一面两孔快速装夹定位的要求。而且每道工序只需一次装夹即可完成加工,有效保证了零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。焊接凸台如图4所示。


2)粗加工主要是去除多余余量,对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要求较低,为了减少刀具损耗,保持机床稳定,主要利用铣削[2];半精加工的目的是去除粗铣后的残渣,去除大量的局部边角,尽量保证均匀的精加工余量,判断零件的变形和装夹是否合格。精加工的目的是按照设计要求将所有尺寸加工到位,同时保证零件的加工表面质量达到最佳水平。在切割过程中容易造成划痕和刀口,所以必须控制加工速度,低速进行[3]。根据以上原则,角盒零件数控加工过程中的刀具排列和加工策略如表2所示。


根据上述分析方案,粗铣采用Z向分层策略。因为零件的轮廓尺寸小,余量小,所以可以直接用φ20mm的刀具进行粗铣,和大直径刀具的粗铣效率相差无几,而且后期不用清理边角,提高了加工效率。针对内角和底角有R8mm和R4mm规格的问题,用D20R4刀具精铣,再用D8R4刀具切削修复R4mm角和R8mm底角,达到零件完全数控加工的目的。对于双曲面结构,采用线切割策略加工到位,残留高度设置为0.01mm,满足表面粗糙度值RA = 3.2 μ m的设计要求。


5结束语


在RAMMATIC 1001五轴立式加工中心上完成了角盒零件的数控加工,体现了五轴联动加工的优越性。通过创新性地使用焊接工艺耳片的装夹方式,完美实现了小型模锻件在数控加工中的快速定位和装夹。后续刀具、编程策略和加工顺序的合理安排和选择,实现了稳定、优质、高效的加工,对类似零件的数控加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。